查看原文
其他

LSD 69 | 你究竟生活在怎样的世界

btr 意思意思 2022-08-31


是七月被热浪包裹的城市。“大西洋的微风消失无踪,从洋面飘来浓重的雾气”。死亡的气息笼罩着城市。警察杀害了一名社会党人,市场骚乱,共和国卫队派人在市场驻守。但当天报纸头条却是“全球最奢华游艇今日纽约启航”——“今日无事”的背后,是那些“你懂的”潜规则:“报纸什么都不会说,要想了解新闻,最好的办法还是向别人打听”。现实“都是些超乎想象的事情”:犹太人的肉铺橱窗玻璃被砸得粉碎,门房成了警察的眼线,警察相信“每个角落都有颠覆分子”,邻国内战激烈、佛朗哥发动政变,而都德的《最后一课》也竟会“让上层大为不悦”。你究竟活在怎样的世界?


这样的世界你应该并不陌生。虽然《佩雷拉的证词》将故事设定在1938年的里斯本、萨拉查独裁政府统治下的葡萄牙,但小说——尤其是费尔南多·佩索阿专家、娶了一位里斯本妻子的意大利小说家安东尼奥·塔布齐的小说总是善于利用他者来关照自身,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。他的处女作、1984年出版的《印度夜曲》的主人公,就是在赴印度寻找失踪好友过程中厘清自身身份的。而《佩雷拉的证词》——获得意大利康皮耶罗文学奖的、安东尼奥·塔布齐最出色的小说——1994年在意大利出版之时,恰遇贝鲁斯科尼建立右翼政党力量党(Forza),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之时。塔布齐曾在一次采访中道明了“桑”与“槐”之间的镜像观照关系:“那些不满意大利政治现状的人,将本书视为一种来自内部的、抵抗的象征。”


除了政局类似,另一易于激发读者同理心的因素是佩雷拉这一角色的设定。他不是传统反法西斯小说中的那类英雄,而是一个中年发福、丧妻、胆怯、不关心政治的普通人,一个天主教徒。他自认为只是一个编报纸的文化人,与政治无涉。只是偶然间,他读到一篇关于死亡的文章,由此结识了激进的革命青年蒙特罗·罗西。佩雷拉雇佣他撰写备用的讣告,却每每发现他的文章充满政治立场,“任何一家葡萄牙报纸都不可能发表”。但佩雷拉并没有解雇他,在与身体的医生与心灵的医生(牧师)长谈后,在《最后一课》被视为“政治不正确”后,佩雷拉开始意识到文学与政治无法分开,在懵懂之间走向了觉醒之路。


作为一本反法西斯主义历史小说,《佩雷拉的证词》最特别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叙事风格,或更具体地说,“佩雷拉坚称”这一短语自始至终近乎执著地不断重复,却未令读者厌烦,反而营造出极为风格化的行文。在长篇小说中反复使用同一句型虽然并非首创——美国作家乔·布雷纳德和法国Oulipo作家乔治·佩雷克皆在几十年前写过以《我记得》堆积、拼贴而成的回忆小说——但安东尼奥·塔布齐首次将这一技巧用于叙事性强的历史小说中,营造出毫不逊色的“唤起往事”的效果。从叙事层面看,“佩雷拉坚称”虽然以第三人称书写,却具有了第一人称式的内心独白的效果,而文中更有一些“佩雷拉本想说”与“佩雷拉坚称”彼此呼应,在彼时的怯懦与此时(叙述故事时)的坚定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。“佩雷拉坚称”也暗示了故事的后戏:这份“佩雷拉的证词”究竟是在何种情况下作出的?小说并未明示,但确凿无疑的是:这份证词是隔开一定时间,以极其诚实的态度回头讲述的历史故事,与历史保持着距离。


《佩雷拉的证词》具有一种与叙述主题之沉重不成比例的轻盈,这本200页不到的小书几乎逼着读者一次读完——《佩雷拉的证词》具有某种悬疑惊悚小说的特质:随着故事的演进,危险的感觉也一步一步逼进主人公,这种“有什么事马上要发生”的悬疑感并不像另一位意大利小说家迪诺·布扎第(如《鞑靼人的荒漠》)那样仅仅发生在心理层面,而是确凿的、真正的危险。


《佩雷拉的证词》的结局道出了主人公的觉醒:在亲身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,他玩了一个小把戏,在报纸上刊出了一篇反对萨拉查独裁政府极权统治的生猛文章,改头换面变成了“弗朗索瓦·博丹先生”,走上了离国逃亡之路。这一幕无疑具有浓烈的象征意味:就好像佩雷拉先生终于意识到了文学的力量,终于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自己。


《佩雷拉的证词》

 (意) 安东尼奥·塔布齐  著

邓婷 译

2014年3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